经过炎热的夏季,到了秋季,终于到来猪长膘的好时期,这个时候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,可通过“贴秋膘”来恢复猪膘。
精饲料、粗饲料、青饲料合理搭配。精饲料、粗饲料要加工粉碎,以利于猪消化吸收。不管是采用生料湿喂,还是把混合料与切碎的青饲料拌匀后让猪自由采食,调制的水分均不宜过多。喂干饲料的猪,要供应足够的清洁饮水,秋季饮水量为干饲料的4倍。
除了做好猪舍内外的清洁和消毒工作,还应该做好驱虫工作,驱虫完毕再全场消毒。母猪在分娩前14天至21天驱虫一次。育肥猪驱虫省钱的办法是在35日龄至40日龄时驱虫1次,以后两个月左右驱虫一次,直到出栏。
预防母猪便秘,要提高采食量,增强其抵抗力,补充母猪孕期所需营养物质,缩短产程,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初生活力。
秋季天气多变,要注意降低应激反应给猪带来的影响,也要增强猪的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这个时期,易发传染病较多。一旦发现病猪,一旦要及时做好消毒隔离,同时要注射针剂。为做好预防工作,应对猪圈的出入人员进行严格管理,减少外来车辆进入猪场。猪场中的饲养人员也要在做好消毒工作后,才可以进入猪场。
秋季气温适宜,很适合肉猪的生长;而肉猪在此时的采食量,也要比夏季高很多。因此一定要给它们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,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肉猪身体所需的营养,也能提高肉猪抵御寒冷的能力和预防疾病的能力。
秋季昼夜温差大,育肥猪容易出现咳嗽、气喘、发烧等症状。康复猪生长明显受阻,日增重降低,料重比升高,推迟上市10天至30天,甚至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,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。呼吸道综合征发病期间,母猪可能出现流产、产死胎、弱胎等,公猪可能出现跛行和睾丸炎等,进一步对猪场生产造成影响。因此,应制定合理的猪群免疫程序,进行必要的保健预防工作。